近期,北京探索城市公园开放管理的新模式,以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、庆丰公园两个公园为试点,拆除围栏。北京在近年新建的郊野公园中,大多数都是采用了开放式无围墙设计。
在全国,也有越来越多的市内公园开始拆除围栏,让公园美景与城市相融。这种城市公园开放管理的新模式,重构了公园形态,优化了城市公共空间,满足了“市民休闲”和“城市透绿”的双重需要。
公园作为各种公共空间类型的组合应“服务于所有阶层”,公众应该拥有平等享受风景的权利。被誉为现代景观行业奠基人、美国景观设计之父的弗雷德里克·劳·奥姆斯特德(Frederick Law Olmsted))这样认为。
纽约中央公园是奥姆斯特德于1858年设计,这座长达4公里的巨型城市公园,成为世界景观史上的里程碑。这座公园是有围墙的,带有尖顶的石墙作为公园的边界,但它们并不是为了隔离而建设的。为了解决公园体量巨大的问题,奥姆斯特德在东西方向设计了4条交通线路,无缝衔接城市交通系统,虽然有围墙,却并没有阻碍人们进入公园。公园如同一块绿色的布料,有机地编织进城市肌理。几乎在同一时期的欧洲,城市规划者也开始注意到开放性公园的重要性。时任塞纳省省长的奥斯曼(Baron Georges-Eugène Haussmann)着手进行巴黎规划时,邀请道桥工程师阿道夫·阿尔方(Adolphe Alphand)负责城市景观绿化,他们一起为巴黎增加了大量的公共绿地。位于城市东西两侧的林苑犹如两片巨大的绿肺;蒙梭公园、卢森堡公园、蒙苏里公园、肖蒙山丘公园等点缀于城市东南西北各个角落;此外,无数的星罗密布的小广场、林荫大道与花园,突破了公园的边界,构成城市绿色呼吸系统。
当我们用城市的宏观视角来审视公园,
围墙逐渐消失了。
“城市公园”也逐步向“公园城市”进化,
探索更新颖、更人性化的绿色装饰
公园的墙已经不重要了,甚至连公园本身也不再重要。公园无处不在,甚至城市也已是一座公园。在气候变化迫在眉睫的当下,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,我们只有一个地球。北 京
上 海
深 圳
西 安
成 都
垂直绿化墙
拆除一段围墙,收获一片民心。去年以来全国部分城市逐步推进围墙围挡整治、拆墙透绿、拆墙建绿行动,落实“应拆尽拆、应透尽透”,提升城市品质,打造精致精美、生态宜居、空间开放的城市新形象,向城市公园转型!其中,城市中会呼吸的立体绿化墙作为一种新形式,带城市居民回归大自然,是艺术品,也是空气净化器!垂直绿化墙除了可以作为美化围挡,提升景观之外,还有诸多环保功效。减少土地占用,增加城市绿地面积,改善城市环境;隔音减尘降噪增氧,净化空气,提高空气质量;保护围墙,减少墙体受日晒雨淋、风霜冰雪侵袭;缓解城市热岛效应,调节雨水径流,节能减排,改善小环境气候等。▲ 索尔园林作品:“一带一路引领数字经济新发展”陈赞贤大道艺术围挡景观提升
持续打开‘绿’与‘篱’的枷锁,让‘关’在墙里的绿化景观‘走’出来,全力打造绿色之城,实现绿色空间向社会开放,让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福利。
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,城市的发展也逐步向人性化的方向发展,人、自然、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也越来越受到推崇。
公园城市,是城市建设达到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必然趋势。